神特清風
2022年第10期
連云港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 2022年10月
目 錄
1、廉政時評:以大歷史觀把握一體推進“三不腐”………………2
2、清風說要:家國兩相依……………………………………………4
3、廉政文苑:家 風…………………………………………………6
4、警鐘長鳴:一份“花名冊”牽出“賬外賬”……………………8
【廉政時評】
以大歷史觀把握一體推進“三不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深刻認識和把握一體推進“三不腐”,要樹立大歷史觀,不斷涵養歷史思維,堅定歷史自信,運用歷史經驗,增強歷史主動。
發掘歷史根脈,堅定歷史自信,探析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思想淵源。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于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大國,我國自古就有著崇廉拒腐的文化基因,春秋時期建立了禮制,用以約束規范為官者的行為,自秦代起建立了系統完整的監察制度。作為長期的主流意識形態,儒家思想強調以德化人和自修自律,但并不認為單靠理念引導和人文教化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指出“禁之刑,不刑也”,展現了德法相依、德治禮序、刑政相參的吏治思路。法家思想也提倡“法莫如顯”,強調防微杜漸,兼行宣傳教化,注重懲防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德育教化、制度約束、刑罰震懾等反腐防腐的初步意識與價值導向,為新時代一體推進“三不腐”積累了深厚的歷史底蘊。
總結歷史成就,運用歷史經驗,領悟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戰略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v觀百年黨史,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反腐敗工作,從一大黨綱強調黨內監督、黨的五大成立中央監察委員會,到延安整風運動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嚴厲懲處以劉青山、張子善為典型的一系列腐敗案件,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健全職務犯罪法律規定,無不體現著對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思想教育的綜合運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打虎”“拍蠅”“獵狐”,扎緊防治腐敗的制度籠子,用理想信念強基固本,筑牢思想道德防線,成功走出了一條依靠制度優勢、法治優勢的反腐敗之路,書寫了人類反腐敗斗爭歷史新篇章。實踐證明,一體推進“三不腐”,不僅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必須長期堅持。
把握歷史方位,擔負歷史使命,認清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機遇挑戰。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從歷史縱深看,黨的十八大以來力度空前的反腐敗斗爭,剎住了多年未剎住的歪風邪氣,解決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頑瘴痼疾。從現實環境看,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存量還未清底,增量仍有發生,面對“五個交織”“四個任重道遠”等新情況新挑戰,必須堅持一體推進“三不腐”,將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結合起來,用好“四種形態”,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綜合發揮懲治震懾、懲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使黨員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覺悟而“不想”。
涵養歷史思維,增強歷史定力,掌握一體推進“三不腐”的理念方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全面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必須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發揚釘釘子精神加強作風建設,對“由風及腐”“風腐一體”時刻防范,堅決杜絕死灰復燃。必須從源頭著手,完善管權治吏的體制機制,開展有針對性的黨性教育、警示教育,用廉潔文化滋養身心,注重對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必須深入研究經濟社會發展給正風肅紀反腐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新要求,與時俱進、守正創新,一體推進“三不腐”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動各項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善于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問題,精準量紀執法、追責問責,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來源:清風揚帆網)
【清風說要】
家國兩相依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與家,在中國人的語境中,從不是孤立的字眼,而是飽含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最深沉的民族文化,早已牢牢扎根在我們的精神當中。林則徐吟出“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在因主張禁煙而受到貶謫,赴伊犁充軍被迫與家人分別時“戲與山妻談故事”的不舍中;岳飛“精忠報國”的一生追求和“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的深痛,是從小被媽媽刺在背上、刻進骨血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戰亂頻仍中,杜甫對親人的思念噴涌而出,更由家書的不易得延展至對國家深深的憂慮……家國情懷從來都不只是攝人心魄的文學書寫,更是人們內心之中的精神歸屬。那種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壯懷,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來自那個叫做“家”的地方。
血與火的淬煉,家國情懷內化為中華民族的品格。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到“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從“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到“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千百年來,多少華夏兒女將殷殷之情系于中華沃土,效寸寸丹心忠于國家使命。在每一個危難關頭,都有毀家紓難、精忠報國的人挺身而出,都有先憂后樂、心系百姓的人奔走呼號,都有身雖平凡、亦足奮勇的人當職盡責。這使得中華民族具有一種民族韌性,即便經歷坎坷,依然不屈不撓、葆有生機。
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正因為有著深厚的家國責任,中國共產黨人才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正因為有著強烈的家國擔當,億萬人民用雙手建設起青春的中國、壯美的中國。烈日下,袁隆平一次次潛心試驗,以汗水澆灌雜交水稻;風雨中,南仁東一趟趟勘探重巒洼地,為“中國天眼”殫精竭慮;大山里,黃文秀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課堂上,張桂梅幾十年堅守,成為為學生“種信仰”的人……進入新時代,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復雜局面,面對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風險挑戰,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正是因為黨和人民一道奮斗,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同頻共振。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無數中國人挺身而出、義無反顧、舍身忘我,展現出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映照出家的團結、國的凝聚,匯聚起一個泱泱大國戰勝風險挑戰的強大合力。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睆姶蟮闹袊敲總€中國人的堅強依靠,祖國繁榮昌盛也是所有中國人的心愿。實驗室里,科學家嘔心瀝血、苦心攻堅;施工現場,大國工匠篳路藍縷、連續奮戰;田野上,農民兄弟風雨無阻、勞作不輟;訓練場上,戰士們無懼疲勞、練兵備戰……他們或許平凡,卻是家國情懷最扎實的詮釋,他們是你、是我,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開啟新征程,家國一體、家國同心的力量,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依托,億萬人民的辛勞和付出,一定能匯聚成新時代中國堅定前進的鏗鏘腳步。(來源:清風揚帆網)
【廉政文苑】
家 風
去各地,最為感慨的,是中原、江南和嶺南等地的宗族文化。很多地方,多少代人保持全村一個姓,使用同一個族譜。族長便是村長,全族家譜、祠堂、祖宅、祖墳一應俱全。我所居住的北京,經過數百年的變革,宗族的觀念已經很淡漠,也幾乎沒有舊式的家庭按照四世同堂的方式居住在一座大四合院里共同生活。
我們能保存傳承下去的,是傳統的家風。
家風是家中行為準則、待人接物等的風尚和風格,更是一種落實在生活細節上的思想,由這種思想指導著人的行動坐臥。傳統的家庭不主張分家,是以不分家為榮的。中國很多地方,都能見到“五世同居”“七世同居”的牌坊。好幾代人好幾百口住在一起,那必然有個規矩。比如,四合院的正房住父母,東西廂房住子女。
家風是整個家族的精神維系。各家家風,有的崇文,有的尚武,有的重農,有的重商。有的家風嚴謹,有的豪邁;有的家風,通婚不重財產重學問,不論貧富,只與讀書人家通婚。有的家族是某某名臣賢相的后裔,那么更會遵從祖先的一些思想主張。有的家族有出洋留學背景,行為做派會帶些“洋范兒”,如穿西裝、吃西餐、聽交響樂。
家風不同,但大多保存了儒家思想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立功、立德、立言等,并以此為己任。很多老宅院的木質大街門上都刻有對聯,叫門聯,以表明所崇尚的家風。有的是自家題寫的,有的是沿用前人的。最多的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或者是“忠厚培元氣,詩書發異香”“詩書承世業,孝友念家風”。這一類大眾化的門聯,上聯是忠厚——即品德,下聯是詩書——即文化;或上聯是家——即橫向的現實,下聯是世——即縱向的古今。中國人期待的美好家風,是整個家族,千秋萬世,都在有品德的基礎上學習文化,詩書傳家。
因為近百年以來的歷史變遷、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以及人為的移風易俗,北京城中保持家譜、祠堂的不多了。在北京南城的胡同里有一戶人家,大街門上有一對門聯,寫的是:“武肅勛名久,彭城世澤長”。橫批叫:“鐵券家聲”。這兩聯的典故很豐富。上聯中的“武肅”,指的是雍正朝被追封為武肅王的吳越王錢繆,謚號叫武肅王。“彭城”指代的是彭祖,他諱為篯鏗,是彭姓、錢姓和韋姓的共同祖先?!拌F券家聲”,指唐代皇帝曾經賜給錢繆“丹書鐵券”,俗稱免死金牌。這戶人家街門的門楣上有個石刻的匾額,刻著四個字:“錢氏宗祠”。
原來,這戶人家是吳越王錢繆的后裔。錢繆是唐代人,唐朝滅亡以后,朱溫篡了皇位,建立五代時期的梁朝,封錢繆為吳越王。后來錢繆獨立稱王,但沒有建國,立了條祖訓:“子子孫孫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廢事大之禮?!卞X繆始終是王,沒有稱帝。當趙宋王朝建立時,錢繆的孫子錢弘俶歸順了宋朝,并把家族遷到洛陽,由此分散到全國各處。北京的這一支,在清朝雍正年間建立祠堂,在道光十八年重建。吳越王的歷史離普通人很遠,但沒想到他的后裔數百年來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始終保持著對祖先的祭祀和追思。錢繆當年在杭州興修西湖的水利,至今杭州甚至全國各處的錢氏后裔,都與北京的錢氏宗祠有來往。
錢氏宗族最有特點的一面是流傳了一本《錢氏家訓》。1924年,錢繆的三十二代孫錢文選纂修《錢氏家乘》,他根據祖先的八訓和遺訓,總結歸納出了錢氏家訓出版。這部家訓有一句話,最能代表中國式家訓的精髓:
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俗語“富不過三代”出自這一段,但目前的理解有一些斷章取義。“富不過三代”并不是三代一定敗家,而是在討論靠什么傳家。如果靠財富經營傳家,那肯定不過三代。因此家風必然以道德、耕讀、詩書為上,靠財富則最差。
一個地方的家風是不能速成的,而是千百年的歷史養成的。但現代化的社會,人越活越開,新式樓房中的新式生活,想來必會有新的家風。(來源:清風揚帆網)
【警鐘長鳴】
一份“花名冊”牽出“賬外賬”
“咦,福利院還有個小賣部?”江蘇省蘇州市昆山高新區紀工委工作人員在查看玉山福利院員工花名冊時,一名員工職務欄中填寫的“小賣部”字樣,引起了檢查人員的注意。
玉山福利院是非營利性社會福利機構,小賣部的營收有沒有入賬?帶著疑問,檢查組隨即趕赴現場查看。
“請介紹一下小賣部經營管理情況?!?/span>
“小賣部是為了方便老年人購買日用品,日常營業額不多,利潤都繳到區財政賬戶了。”陪同檢查的辦公室主任胥某回答道。
檢查組隨即調取了小賣部成立以來的財務賬冊。該小賣部以流水賬的方式對商品銷售情況記賬。經核查比對,檢查人員發現,除上繳區財政10737.5元外,賬目中有3.6萬余元資金去向不明。于是檢查人員找到了福利院院長沈某。
“為什么小賣部沒有按照財務制度建立賬套,也未納入福利院行政賬?”
“小賣部貨品按照平價銷售,每年利潤不大,圖省事就沒做賬套?!?/span>
“部分經營所得利潤又去了哪里?”檢查人員將賬本遞給沈某。
“這個……”
見無法辯解,沈某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福利院每年春節在組織住院老人吃年夜飯的同時,也借機組織員工聚餐,產生的費用由小賣部“買單”。此外,還通過小賣部購入煙酒用于單位日常接待。為了防止被上級主管部門檢查發現,福利院每年僅象征性上繳少量經營利潤,并沒有建立規范的財務賬套。
最終,因違反廉潔紀律,沈某和胥某分別受到了黨內嚴重警告和黨內警告處分。
案件查處后,昆山高新區紀工委將各直屬單位財務規范化建設作為監督重點,結合“評審聯動”對區內企事業單位等開展財務制度漏洞和廉政風險隱患排查,推動成立昆山高新區社會事業局會計記賬中心,對43所公辦學校及社會事業局下屬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進一步提高區財政精細化管理,嚴防“賬外賬”發生。(來源:清風揚帆網)
抄送:公司領導,各部室、車間。 |